你能想象嗎?在這個包子都要一塊五的時代,炒一盤素菜只需要2塊,葷菜也只需要5塊!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山東大集之前火了一個三元的拉面哥,現在又火了一個2元炒菜哥。只不過不一樣的是,人家拉面哥是十多年沒漲價,炒菜哥最近才改價。
炒菜哥以極低的價格吸引眼球,迅速吸引一大批人來吃飯,繼而經過媒體宣傳之后,他一下子火了。
一大批的人慕名而來,想要見識一下2元炒菜。還有一大批的人,開始架起手機在攤位前直播。
以前吃他炒的菜不需要排隊,現在想要吃他炒的菜,不僅需要排隊,而且還限購。
2元炒菜哥徹底火了,他的攤位前人們爭相排隊,然而隔壁攤位因為售價是6到8元一份,所以直接遭了殃,一天也賣不出去幾份。
于是就出現了網上所謂的鬧事哥,他到2元炒菜哥攤位上怒斥他。鑒于鬧事哥行為,就有大量的網友力挺炒菜哥,怒斥鬧事哥玩不起。
可事實真是如此嗎?據鬧事哥透露,他每天都準備七八百的食材,在這之前都是可以賣出去的。
現在有了2元炒菜哥,每天他只能賣出去幾分。剩下的食材腐爛變質,無法出售,他只能自認倒霉。
可是他家里還有一個身體缺陷的哥哥,一大家子人都要靠他養(yǎng)活。在2元炒菜哥的超低價擠兌之下,他一下子沒了收入。
按照這個趨勢來說,2元炒菜哥會一直持續(xù)下去,可是鬧事哥他行嗎?他不行。他需要生活,需要養(yǎng)家,所以無可奈何之下才會去鬧事。
2元炒菜哥要流量,鬧事哥要生活
有人說2元炒菜哥是薄利多銷,是造福大家,他的格局很大,相反鬧事哥沒格局,嫉妒心特別強。
我就想問一下,如果你開了一個煎餅果子攤位,一個煎餅果子5塊,結果你對面直接賣2塊錢一個,客戶都被吸引到他那,你沒了生意,你是否會生氣?
我想說的是,如果是我,我可不僅僅會生氣,甚至都想要把對方的攤位給砸掉了。
同樣的道理,2元炒菜哥和鬧事哥就是這樣的關系。鬧事哥是正常做生意的人,而2元炒菜哥完全是攪局的。
按照當前的物價,2塊錢一份的炒菜,而且我看過視頻中他給的分量,是十分的足的,他能掙什么錢?
他完全是不掙錢的,那么為何他還愿意這樣賣?是因為有流量,有熱度。炒菜哥在網上火爆就是最好的證明。
當初他也是跟鬧事哥一樣,賣的價格也是一樣。后來經過高人指點之后,把菜的價格改為2塊,果然一下子火了。
在這個時代,有流量就意味著有收入。2元炒菜哥靠著炒菜可能不賺錢,但是可以靠著互聯網的紅利大賺一筆。
然而他的同行可以嗎?不可以。人家沒有別的渠道,只能靠著炒菜掙錢。然而2元炒菜哥的攪局不僅是吸引走了別人的客戶,還把別人吃飯的飯碗給砸了。
有人說,2元炒菜哥現在并沒有開通自己的社交賬號,他靠啥掙錢?別忘了那些拍他的人,一個視頻上百萬的流量,你以為是白拍的?
還有,現在炒菜哥是沒開社交賬號,不是因為不會開,只是因為時機還不成熟。開社交賬號是早晚的事情。
背后高人給他規(guī)劃的就是模仿拉面哥的道路。前期先積累人氣,后期開社交賬號,成網紅賣貨等。
這個模式前人已經走過,炒菜哥只需要模仿,聽話就可以了。他有自己的規(guī)劃,有自己的營銷,可是像是鬧事哥一樣的人,他們有嗎?他們沒有。
炒菜是他們的工作,更是他們謀生的手段。
流量裹挾下的投機者
你現在刷一下短視頻,以及出去走一走,就會發(fā)現一大批的人架起手機就開始直播,甚至是半夜也在直播。
你問一下現在小孩子的夢想,之前他們說自己想成為科學家,現在呢?不少小孩子表示自己要當網紅。
為什么大家這么樂意當網紅?就是因為網紅可以掙到一般人幾輩子都無法掙到的錢。
不知道大家是否記得憑借著一首兒歌吸粉幾千萬的叫“花開富貴”的黃老師。原本她是幼兒園的音樂老師,一個月也只能拿幾千塊錢。
爆火之后,一個月收入至少都在六位數。很快,她就辭掉了在老師的工作,專心當起了網紅。
包括拉面哥,在短視頻平臺上吸粉百萬,在這之前是做拉面?,F在一邊拍視頻,一邊直播帶貨。身份成功轉變,收入更是翻了幾番。
互聯網時代,一些普通人靠著短視頻,成功改變了命運。這就給了更多的人,看到了改變命運的希望。
于是一些想要在互聯網時代分一杯羹,想要成為網紅的人,他們無所不用其極。
流量禿鷲很常見,各種投機博出位者也是屢見不鮮。原本踏實肯干是一種美德,然而如今卻似乎變成了一種嘲諷。
那些踏踏實實干活的人,似乎永遠出不了頭。那些好吃懶做的投機者,賺得盆滿缽滿。這何嘗不是一種巨大的諷刺!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