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曹英 王瑾
“我年紀大,智能手機使用不慣。家里水費、電費欠了,都是讓便利店的丫頭們幫著繳費。如今便利店用手機下單越發(fā)方便了,不僅能買早餐,還能洗衣服、取快遞,店里的丫頭很熱情,不忙了還幫著送回家。我也得跟上時代,和年輕人學學用手機了?!苯衲?2歲的王阿姨說起自家門口的唐久便利店,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這里儼然成了老人“第二個家”。
王阿姨嘴里“很方便”的唐久便利店,位于太原市五一路與府東街路口西北角200米處,1996年落戶于此。今年10月21日,支付寶聯合太原唐久便利,首次在全國便利店領域嘗鮮線上線下服務,深入融合“數字便民”一號店,在太原正式開門迎客。
10月22日,記者在探訪中看到,唐久數字便民一號店店門頭“便民店NO.1”赫然醒目。門店外擺放著兩臺標有“支付寶便民箱”的柜組,內側放置充電寶、快遞筐、打印機、微波爐等設備,旁邊則為舊衣回收箱。店內空間約80平方米。貨架錯落有致,日化區(qū)、糧油區(qū)、餐飲區(qū)涇渭分明,品種豐富。顧客在店里能享受支付寶價,送洗衣物、回收舊衣、自助打印照片,甚至還有免費“陪聊”、反詐防騙等服務。
“我們這老店也跟上了數字化的潮流,除了充電、免費的餐食加熱、快遞存放及用餐空間外,顧客還可以通過唐久支付寶小程序,線上下單,線下享受送洗衣物、舊衣回收等個性化服務。”該店店主馮凱介紹,基于太原人領券消費的習慣,特設了支付寶價專區(qū),消費者用支付寶通過掃碼或者搜索唐久小程序,就可以領取該區(qū)域商品最低至一元的商品特價;收銀臺IoT機具不僅支持顧客刷臉或掃碼結算,還可以一鍵成為唐久會員。
今年5月,商務部等部門聯合印發(fā)《關于推進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的意見》,鼓勵商業(yè)與物業(yè)、消費與生活、居家與社區(qū)等場景融合,支持“一店多能”滿足社區(qū)居民步行15分鐘內的日常生活和品質消費。
阿里集團及螞蟻集團公關翁桂瓊告訴記者,如今便利店已成為城市“新基礎設施”,消費者對便利店的關注,也從應急商品的售賣逐漸轉移到對服務的體驗上?!吧轿鞅憷甑幕A非常好,太原連續(xù)三年榮膺中國便利店城市發(fā)展三甲。在太原,你每走500米就能看到一家便利店。”翁桂瓊說,這也是他們把全國首家數字便利店設在太原的原因。
唐久便利副總經理張宇虹表示,唐久便利啟動數字化轉型較早。2013年開始融合線上線下,建設全渠道的銷售網絡;2017年,重點投入支付寶小程序自運營。通過消費券等營銷形式,僅一年時間,唐久便利線上客流實現10倍增長。數字化服務突破了門店場地限制,豐富和拓展了服務場景。此次嘗鮮的數字門店,借用數字化手段豐富服務場景,由“便利”向“便民”再進一步。未來,他們將探索更多數字經濟的應用場景,提供更豐富全面的生活服務,實現“一刻鐘”便民生活圈。
關鍵詞:
全國
首家
數字
便利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