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下雨下雪下冰雹我們都見過,但22日一大早,天空居然下了泥雨。沒錯,就是泥巴的泥。其實,讓大家感到驚訝的泥雨,就是小雨加上沙塵的結果。風卷狂沙起,受冷空氣影響,今年以來最強沙塵天氣過程侵襲北方。21日至22日晨,北方多地出現(xiàn)揚沙或浮塵天氣,局地PM10超過2000微克/立方米,能見度明顯降低,空氣中塵土味彌漫。
沈陽局地PM10超2000微克/立方米 預計春季還會有沙塵天氣
3月22日一大早,家住長白島的劉先生起床給女兒做早飯,發(fā)現(xiàn)沙塵來襲天空灰蒙蒙一片,再加上下著小雨,戶外能見度降低。打開手機,包括沈陽在內的很多北方城市“下泥”的消息都已沖上熱搜。在劉先生送女兒上學的路上,天色很黃、能見度降低,雨點混雜著塵土落下,讓他的衣服上出現(xiàn)了泥點,車上更是被一層泥點和塵土覆蓋。
沙塵天氣的發(fā)生會增加空氣中固體污染物的濃度,危害我們的健康,此次沙塵天氣產(chǎn)生的原因是什么?影響時長又會持續(xù)多久呢?3月22日,記者從市生態(tài)環(huán)境局了解到,從空氣質量指數(shù)(AQI)監(jiān)測數(shù)據(jù)來看,我國北方多個省份已經(jīng)受到了沙塵天氣的侵擾,AQI飆升至500的上限,是爆表級別的強烈污染,多地能見度顯著降低,天空呈現(xiàn)出灰蒙蒙的黃色,空氣中土味加重,這正是沙塵天氣帶來的。22日上午,遼寧西部的阜新、朝陽均已爆表,沈陽的康平、沈北也已受到影響。受沙塵影響,22日內蒙古、西北地區(qū)、華北、東北地區(qū)中南部等地60多個城市空氣質量先后達到重度及以上污染水平,首要污染物均為PM10。記者查看沈陽數(shù)據(jù)發(fā)現(xiàn),22日10時康平PM10濃度就已爆表,達到了900微克/立方米。沈北某點位12時PM10達到300微克/立方米,13時達到800微克/立方米,15時達到了1000微克/立方米。截至22日15時,沈陽PM10平均濃度為348微克/立方米,且保持持續(xù)上升趨勢。
沈陽市氣象臺首席預報員徐爽表示,這是2023年以來最強的沙塵天氣過程,此次天氣過程持續(xù)到22日夜間,預計春季后期沈陽還會出現(xiàn)沙塵天氣。
沙塵過后降溫+北風,重回寒冷適當添衣
據(jù)了解,通常每年的冬春轉換時節(jié)還有春季都是沙塵天氣高發(fā)的時期。每當天空泛黃,空氣中有塵土漂浮時,就有人認為:沙塵暴來啦!其實,并不是所有的沙塵天氣都是沙塵暴。只有沙塵天氣達到一定強度時,才能稱為沙塵暴。沈陽市氣象臺首席預報員徐爽稱,氣象學上,一般以能見度來區(qū)分浮塵與沙塵暴:能見度小于1公里的為沙塵暴,能見度在1公里以上的為浮塵或揚沙天氣。按照影響由輕到重,沙塵天氣可分為浮塵、揚沙、沙塵暴、強沙塵暴和特強沙塵暴。環(huán)保專家也表示,每年三四月份是沈陽沙塵污染天氣多發(fā)期,但今年由于天氣干燥雨雪少,風天較多,沙塵天氣來得早且頻繁。
在領略了漫天黃沙的沙塵天氣之后,我們將著重體驗冷空氣帶來的降溫過程。本周后期,天空逐漸轉為明朗,大多以晴到多云為主,冷空氣插手,氣溫下滑,周四到周六的最高氣溫驟降至6℃~8℃,最低氣溫-5℃~-6℃,北風貫穿,體感重回寒冷,要注意適當添衣。周日冷空氣影響趨于結束,最高氣溫回升至11℃,風向也轉為西風3~4級。
沈陽晚報、沈報全媒體主任記者 呂 佳 主任攝影記者 常晟罡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