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北票紅村白天鵝數量逐年增加。
生態(tài)好不好,鳥兒最知道。
連日來,在朝陽北票市南八家子鄉(xiāng)紅村“天鵝灣”,數百只白天鵝三五成群,或棲息湖畔,或游弋覓食,或交頸依偎,吸引眾多省內外游客前來觀賞。
近年來,隨著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改善,每年10月中旬到次年3月,在此越冬的天鵝數量逐年增加,從最初的30余只達到目前的400余只。當地組織鄉(xiāng)政府工作人員、派出所民警和志愿者、護河員等加強景區(qū)巡護和宣傳,引導游人愛護生態(tài)環(huán)境,自覺守護越冬天鵝。
游客的到來,帶動了紅村的旅游業(yè),村里不僅打造了美食一條街,而且相繼建起了近20家民宿、農家樂,讓當地農民守家吃起旅游飯,增加了收入。
同樣的場景,在盤錦遼河口濕地也頻頻出現(xiàn)。每年,包括丹頂鶴在內的近百萬只候鳥到此遷徙停歇或繁殖。上世紀90年代初,這里能觀測到的黑嘴鷗僅有1200余只,如今這里黑嘴鷗的數量已增長到上萬只,儼然成為黑嘴鷗的故鄉(xiāng)。
為呵護好鳥兒的家園,維護生物的多樣性,2015年起,盤錦市實施“退耕還濕”“退養(yǎng)還濕”工程,實現(xiàn)598戶養(yǎng)殖業(yè)戶全部退出,恢復濕地8.59萬畝,恢復自然岸線15.77公里,造就了全國最大的“退養(yǎng)還濕”單體工程。2022年6月,盤錦榮獲“國際濕地城市”稱號。
“十四五”以來,我省累計落實省以上濕地保護與修復資金9990萬元,實施濕地保護與修復項目,其中中央財政資金9167萬元。連續(xù)在遼寧雙臺河口國際重要濕地實施濕地生態(tài)效益補償項目,開展?jié)竦厣鷳B(tài)補水、水系疏浚。依據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及2020年度國土變更調查結果,我省濕地總面積達到1916.22萬畝。
環(huán)境好了,鳥兒來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故事,時時在郁郁蔥蔥的山林里和春意盎然的濕地中上演,為維護著這份“家”的寧靜與自然,遼寧誠意滿滿。
(王秋平 遼寧日報記者 胡海林)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