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按照事先預約的時間把糧食運過來,從運糧車入門,經過登記、扦樣、化驗、過磅、卸車到最后結算,只需一小時左右。以往這套流程下來,要將近一天時間?!?1月19日,大石橋市石佛鎮(zhèn)絲瓜村種糧大戶韓松將240噸稻谷送到中央儲備糧老邊直屬庫,拿到糧款票據后,不禁感慨現在售糧的便捷。
農民的糧食賣得省心舒心,其背后是科技助力。據中儲糧老邊直屬庫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曹軍介紹,近年來,老邊直屬庫優(yōu)化糧食出入庫流程,改變傳統的糧食樣品人工分樣方式,自主研發(fā)了智能谷物分樣器,使扦樣、分樣工作效率較以往提升5倍以上,不僅為企業(yè)省時省力省錢,還做到了糧食取樣公平公正。老邊直屬庫應用中儲糧集團自主研發(fā)的“惠三農”APP,售糧人可以線上預約售糧,實現少排隊、少跑腿、快售糧。
收好糧,更要儲好糧?!皩幜髑У魏?,不壞一粒糧”,在老邊直屬庫全體員工的心中,為國家保管好糧食是他們天大的責任。
11月21日下午,老邊直屬庫倉儲保管員張國偉正在檢查日常糧情,并用電子檢溫探桿檢測局部糧溫。他介紹,老邊直屬庫安裝了智能糧情監(jiān)測系統,通過電子檢溫系統將測溫數據傳入檢溫主機,保管員通過智能平臺就能直觀地看到儲糧貨位的糧溫情況。為了提高科研能力,保證儲糧安全,老邊直屬庫聯合高校和機械制造企業(yè),建立“企校企”科技創(chuàng)新平臺,共同研發(fā)糧食機械新產品,推動智能化糧庫建設。
記者走進糧倉,滿倉金燦燦的稻谷都享受著一系列科技的“體貼照顧”。內環(huán)流控溫、空調控溫、稻殼壓蓋等儲糧技術,讓倉內糧食溫度常年保持在25℃以下,實現準低溫儲糧,通過有效改善倉內儲糧環(huán)境,阻止蟲害發(fā)生,延緩儲糧品質變化。
此外,新型淺圓倉頂通風機讓糧倉提升了38%的通風效率;自動化糧倉設備控制系統實現了倉房窗戶智能開啟、空調智能運行以及風機智能啟停;糧食出庫過程中,實現了全程無人智能化操作。目前,老邊直屬庫的科技儲糧應用率達到100%,儲糧品質合格率達到100%。
據統計,老邊直屬庫糧食收購工作自10月8日啟動以來,每天都有種糧農戶、糧食經紀人前來售糧,平均每天入庫糧食1500噸左右。
(遼寧日報記者 高漢雷 佟利德)
關鍵詞:
讓售糧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