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石水庫周邊濕地已經成為候鳥遷徙通道上的重要停歇地和覓食地,每年有8萬余只候鳥在此停歇。王振勇 攝
提升百姓生活品質,廢棄的采石場變成山體公園。張衛(wèi)東 攝
(資料圖)
全長75公里的北票綠道一期工程建成投用,成為一條新的綠色經濟帶。北票市委宣傳部供圖
北票市城市建設步伐不斷加快,城市功能不斷完善。圖為干凈整潔宜居的臺吉街道二工村社區(qū)。本報特約記者 仇一軍 攝
經過治理建設,昔日垃圾遍地的北票涼水河濕地已經變成水清灘綠的省級濕地公園。北票市委宣傳部供圖
北票市道路暢通工程全面鋪開。圖為寬闊又整潔的臺吉大街。張衛(wèi)東 攝
北票市加快基礎設施建設,補齊發(fā)展短板。空中俯瞰,新建的鐵路橋群公園與周邊田野、道路形成了一幅壯美畫卷。本報記者 楊靖岫 攝
城市綠地覆蓋率
43.93%
森林覆蓋率
48.34%
改造棚戶區(qū)面積(萬平方米)
359.9
一只龍鳥,一株古果,這是一座化石古玉之都。
四張龍票,百年傳承,這是一座歷久彌新之城。
亞洲第一口千米豎井、京奉鐵路關外段遺跡、三寶火車站,獨一無二的煤炭工業(yè)遺址展示著這座古城的發(fā)展歷程,“開放、合作、團結、自強”的北票文化在這里永葆生機、薪火相傳。
遼寧朝陽北票市,得黑山之厚重,沐凌水之毓秀。黨的十八大以來,作為國家第二批資源枯竭經濟轉型城市,北票市全面、準確、完整地貫徹新發(fā)展理念,堅持治山、治水、治城一體化推進,城市面貌煥然一新,居民幸福指數節(jié)節(jié)攀升。
這是一座幸福滿滿的城市。北票市區(qū)更新改造持續(xù)推進中,統(tǒng)籌實施路網改造,形成南北同城的新格局,城市外環(huán)路、濱河西路、北票綠道相繼建成通行;京沈客專北票站、朝凌高鐵巴圖營站建成投用,融入京沈兩小時經濟圈。
這里的背街小巷、老舊小區(qū)治理改造全面推進,城市綠地覆蓋率達到43.93%;城市精細化管理不斷加強,小區(qū)實現封閉全覆蓋,智慧城市管理指揮中心建成投用。
北票堅持以人為本,執(zhí)政為民,民生保障愈加堅實。民生支出占財政總支出的比例始終保持在70%以上:改造棚戶區(qū)面積359.9萬平方米;城鄉(xiāng)低保、特困人員供養(yǎng)標準連續(xù)4年提標;山體公園項目實施山體生態(tài)修復面積28.19公頃,景觀公園建設面積7.84公頃,十大功能區(qū)打造宜居北票新亮點……
這是一座綠水青山裝點的城市。北票全力打造綠色城市、綠色村鎮(zhèn)、綠色通道、綠色屏障,全市森林覆蓋率達到48.34%,成功創(chuàng)建全國森林旅游示范縣。這里的天蔚藍、山翠綠、水清澈。
今年,北票實施城區(qū)綠化工程19項,綠化面積10萬平方米。南起南八家子鄉(xiāng),北至大黑山管理區(qū)的北票綠道建設取得明顯成效。
在這里,你可以“上山賞杜鵑、下山洗溫泉”,被譽為“遼西綠島、生命之源”的大黑山旅游景區(qū)更是引得游人趨之若鶩。
在這里,你可以觀候鳥,品魚宴。白石水庫周邊濕地已經成為東亞至澳大利亞之間候鳥遷徙通道上的重要停歇地和覓食地,每年有8萬余只候鳥在此停歇。
北票,已榮膺遼寧省文明城市標兵稱號,并登榜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如今正全力爭創(chuàng)全國文明城市。
如今,一座生態(tài)宜居、創(chuàng)新宜業(yè)、低碳環(huán)保的山水新城正在這里崛起。
(遼寧日報記者 張 旭)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