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月歌 晚上去唱KTV,你要不要一起去?”“@知心 收到!我叫上我家老頭。”3月6日,市民溫女士向記者展示她媽媽的微信聊天記錄,感嘆大媽們微信玩得很溜,比她這個80后年輕人還潮。溫女士的感嘆并非個例。
連日來,記者在街頭隨機采訪了多位市民,發(fā)現移動互聯網不但給年輕人帶來了便利,50、60后的大爺大媽們也開始玩轉智能手機。
朋友圈小程序玩得溜
“我媽玩微信‘跳一跳’比我還厲害,真的是太震驚了。”市民范先生說,他媽媽今年已經66歲,不但很喜歡在微信朋友圈曬自己做的菜,最近還開始長時間用微信小程序玩游戲,如成語猜猜看,誰能先過500關等,玩得不亦樂乎。
“爸媽現在開始用微信自己交水電費電話費了,過年還用微信給小孩發(fā)紅包。”大學生小許感嘆,以前總叮囑他不要玩手機的爸媽也成了“手機黨”,做了好菜要在朋友圈曬一曬,出去玩時愛帶上自拍桿,比年輕人還會玩。
“我媽特別愛用視頻聊天,過年很多外地的親戚都是用視頻拜年,打電話也都用語音電話,我發(fā)朋友圈都給我點贊,經常在微信群發(fā)各種養(yǎng)生帖。”市民羅先生說,他媽去超市的菜市場只帶手機了。
手機app豐富老年生活
“過年去親戚家,我還在問wifi密碼,我爸卻用wifi萬能鑰匙破解了。”網友@賣花的小姐姐說因為這事被60后的老爸“嘲笑太土了”,搞得她哭笑不得。
“在家,基本上很少有人電視節(jié)目了,爸媽一人一臺手機各自看,有時用騰訊視頻投屏電影或電視劇來看。”市民蔣女士說,家里很多日用品都是媽媽用拼多多拼團買的。
市民林女士也說,自從教會老人玩手機,家里的網上購物越來越多,去年以前媽媽還常念叨網上都是騙人的。
“我媽經常和街坊鄰居在網上團購東西,有時候是水果,有時候衣服紙巾,前幾天我媽還在阿里巴巴買了一個3萬多塊的家用電器,真的嚇到我了。”市民劉女士感嘆家中老人思想比她更開放了。
“今年春節(jié)回家后發(fā)現,50多歲一直在家?guī)Ш⒆拥木藡專刻焱砩蠒檬謾C接了麥克風在家全民K歌直播唱歌,唱完后會很開心地和其他人互動。”市民鐘女士說,她這個80后平時也只是看看直播,卻沒想在農村的60后比她更時髦。
關鍵詞:
程序
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