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影片/最佳導演: 《水形物語》
《水形物語》時愛情故事典型模式的內(nèi)核,披上"人獸戀"重口味外衣,以黑暗通話的故事呈現(xiàn)。依然是相愛的人因為種種限制不能在一起,契合了當下因為時代劇變產(chǎn)生的愛情困境,如因階級差異、文化認同(種族)、性別文化(同性戀)、代際差異(逼婚)等不能在一起,這部電影成為了好的撫慰,觸動千百年來對愛情的本能支持、共鳴與感動。愛情的動人之處就在于很難在一起,從來沒有秀恩愛的電影成為經(jīng)典,哪怕在溫馨。

最佳男主角:加里·奧德曼《至暗時刻》
是我覺得獲獎片中最好的電影,對人物性格的復雜刻畫非常到位,通過性格與他人評價的逆轉(zhuǎn)形成戲劇性,丘吉爾不是神,也是普通人,他的壞脾氣,他抽煙喝酒的"壞"習慣,他也曾絕望害怕和懷疑,也曾在和談的誘惑面前猶豫不決,配上給力的表演,顯得真實立體,地鐵民意調(diào)查的大逆轉(zhuǎn),從藝術(shù)角度看是敗筆,但是老百姓最喜歡和感動的橋段。電影的背景是全球民主衰落的今天去歷史中尋找勇氣。
最佳女主角/最佳男配角:弗蘭西斯·麥克多蒙德《三塊廣告牌》
從電影技巧來說,這部電影非常精良,畫面配樂大愛,但電影喜歡不來,其實比較符合發(fā)達國家語境,一種發(fā)展放緩帶來秩序敗壞與掙扎無力,唯有極端形式方能掙脫,所以結(jié)尾時的路上我覺得很燃。突發(fā)事件(強奸案)如同石塊投入死水,兩位性格極端的主角(最佳女主、最佳男配)從此踏上自我救贖之旅,并迎來和解,"尋找"是故事也是人生的根本動力,兇手、真相或目的都不重要,重要的走出了"死水"。
最佳改編劇本:詹姆斯·伊沃里《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
LGBT在輿論上非常兇猛,使得相關(guān)影視作品備受好評,對觀念的改變大有裨益,但是成為政治正確就有點太過強勢(包括METOO),但是事物蓬勃發(fā)展時泡沫再所難免,總是好事。電影本身是典型的歐洲電影,還在為生存掙扎的文藝青年看到文化家庭好生羨慕,電影比較好的在于對情欲表現(xiàn)的適當,太純則太假,情色味太重,則需要主題或情節(jié)支撐避免流俗,清新唯美恰到好處,難怪成為文藝青年的最愛。最喜歡父親最后的那段話:
每開始一段新的感情,我們能給予的便更少。但是為了讓我們不要有感覺而不去感覺任何事情,是多么的浪費。...。讓我們開誠布公,我也許曾經(jīng)接近,但我從來沒擁有過你們擁有的。總有些什么在阻撓我,或是擋在我面前。如何過一生是你自己的事情,你只要記住。上天賜予我們賦予我們的身體和心靈只有一次,而在你領(lǐng)悟之前,你的心已經(jīng)疲憊不堪了。至于你的身體,總有一天,沒有人愿意再看他一眼,更沒有人愿意接近?,F(xiàn)在,你充滿了悲傷,痛苦,現(xiàn)在,你別讓這些悲傷痛苦消失。也別喪失你感受到的快樂。
最佳動畫長片:李·昂克里奇、阿德里安·莫利納《尋夢環(huán)游記》
一碗醇美的雞湯,反功利時代的成功學,標榜東西方共同認同的家庭價值,撫慰了中國離開大家庭和鄉(xiāng)土的無根一族,最后,夢想與家庭和解,落魄者到名人更流俗,但是滿足大團圓結(jié)局的需求。電影本身精彩,好看,皮克斯想象力驚人,歌好聽,適合與家人一起看。
最佳視覺效果:約翰·尼爾森、格德·奈福茲、保羅·蘭伯特、理查德 R·胡佛《銀翼殺手2049》
披著科幻外衣的文藝片,畫面品質(zhì)不錯,鏡頭配樂大贊,關(guān)于人的自我實在性的思考,終極主題:我是誰?關(guān)于人工智能與虛擬現(xiàn)實的反思,最后反轉(zhuǎn)拔高主題,主角并非"主角",自我實在性再次崩潰,結(jié)尾太突兀,為續(xù)集留下了空間,劇情緩慢冗長,憋尿難受。
最佳音響效果:格雷格·雷迪克、加里 A·里茲、馬克·威因嘉頓《敦刻爾克》
依然在宏大敘事中聚焦個體,歷史結(jié)局的確定性,只能把懸念的放在個人不確定性的命運之上,通過絕境中的絕望和掙扎表達人性與希望的主題,落到具體事件就是回家(回英國),但是一次次的絕望,讓英吉利海峽比星際穿越更遙遠。情感克制,通過最后的希望釋放壓力依舊的情緒,使用"峰終理論"原理讓高潮保留美好記憶。弱化情節(jié)和對白,強化通過電影語言(表演、機位、畫面、配樂、色調(diào))來表達,商業(yè)電影藝術(shù)化的嘗試,但也降低了精彩程度。
關(guān)鍵詞:
格高
奧斯卡
最好